发布时间:08-29
编辑: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音乐录音棚声学设计及音频系统解析
2015年,北京电影学院声音学院正式成立,其前身为1960年建立的电影工程系和1973年设立的录音系,是学院历史最为悠久的院系之一。随着教学的不断发展,原有的教学设施已难以满足需求。学院历经近10年努力,在海淀校区建成了目前高校里规模最大、最先进的电影后期全流程音频实验教学基地,涵盖动效棚、对白棚、声音编辑室、全景声预混棚、全景声终混棚以及音乐录音棚等多个专业设施。
北京电影学院声音学院
最后一个于2023年建设完成的音乐录音棚(Film Scoring Stage)堪称是整个基地里“皇冠上的明珠”。其系统制作工艺极为复杂,声学环境和设备选型足以媲美全球最高水准录音棚。
北京电影学院音乐录音棚控制室
音乐录音棚的声学部分由全球知名的WSDG团队设计,包含一个50平米的控制室、一个145平米、高9米的录音间,可容纳50人编制的管弦乐团,以及一个34.3平米的排练室。建成后,它不仅服务于声音学院的教学实践,还承担着部分行业内商业生产创作任务。
北京电影学院音乐录音棚录音室
音乐录音棚的建造过程并非一帆风顺。2017年,由于第一次声学装修未能完全满足使用预期,学院决定对原有声学装修进行改造。恰逢奥地利维也纳的Vienna Synchron Stage音乐制作中心刚刚完成改造,该场地正是由WSDG提供声学设计,其设计理念与电影学院音乐录音棚的需求不谋而合。
北京电影学院声音学院录音总工程师宋硕老师随后与WSDG的中国区代表Victor Cañellas联系,经过数轮的视频会议和现场见面,最终确定由WSDG团队完成录音棚的声学改造设计。而实际施工的执行以及音频系统的设计和安装,则由宋老师带领的团队完成。
录音室里的施坦威(Steinway & Sons)D-274钢琴
“北京电影学院是世界排名非常靠前的电影院校,我们实验室设施的空间布局、声学条件、设备选型都向着全球最高制作水准看齐,”北京电影学院声音学院的李岳松教授说。“我们首先要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要求能录制多种类型音乐。因此在设计之初,我们提出要能改变棚里的混响时间。这并不是把棚建成不同的反射区,而是希望在整个空间内可以调整混响时间和反射声结构。”
这一目标主要通过录音间两侧安装的四块高约6米的双层电动可升降吸声帘实现。通过改变吸声帘下降的高度,混响时间和反射声可以在1.1-1.5秒之间灵活调整。未来还可以再增加两块吸声帘,以获得更大范围的混响时间控制。录音间主要通过一个定制的大型后墙扩散体和屋顶的声波反射云解决关键声学问题,配合侧墙的扩散面和多个低频陷阱,进一步优化声学环境。
录音室两侧安装有四块高约6米的双层电动可升降吸声帘,实现混响时间在1.1-1.5秒之间调整
控制室的设计充分考虑了教学和沟通的需要。屋顶的灯带造型不仅提供照明,还兼具扩散体和低频陷阱的功能。前墙和侧墙安装了覆有不同的织物的面板,对声场进行精细调整。五名学生坐在房间后部能保持清晰的视野,而调音台位置的工程师、制作人、教学人员则可以通过巨大的落地窗与录音间进行交流。
控制室的屋顶灯带造型不仅提供照明,还兼具扩散体和低频陷阱的功能
录音间采用了悬浮的独立房中房结构。弧形落地窗看似浑然一体,实际上是由两块彼此不相连的玻璃构成。连通录音间和控制室的隔音门位置设有一个8.3平米的声闸(sound lock),以隔绝两边的声音。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的刘滨老师结合原有空调系统情况,与声音学院深入沟通使用需求,并联动声音学院、WSDG团队开展多次交流讨论,最终凭借丰富经验,将噪声值控制在甚至低于NC15的水平。空调的入、出风口也与室内装修完美融合。
音乐录音棚
距离控制室和拾音室不远的地方,还有一间35平米的排练室,可以起到类似Iso Booth的作用,用于录制人声、鼓、乐器独奏等需要偏干声场的内容。
35平米的排练室
“WSDG的设计不会有过多细小的声学结构分块,而是将这些声学单元巧妙地隐藏在一些大面积大线条的装饰结构里,完成内部反射声处理和音色控制,因此在视觉上让人非常舒服,”李教授继续说。“我们在他们建议的范围内对色调色块以及织物和反射板材进行了选择。另外,在国内同样面积的录音棚里,这个棚9米的高度是非常高的。因此,我们针对声学处理的要求,特意为这个棚研发了一系列材料和工艺。”
排练室通过网络与控制室和录音室相连,起到Iso Booth的作用
这些材料和工艺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录音间后部由数百个木制盒子砌成的扩散背墙。为了保证墙身不会被重量压垮,宋老师不断与WSDG沟通扩散墙的结构与建造方式。声音学院的仝欣老师协助宋老师完成388个扩散体的制作以及标注,最后由仝欣老师和黄鹏老师带领音乐录音专业的学生,指导工人一起完成扩散墙的整体安装。
另一个例子是录音间表面为砂岩材质的扩散侧墙。此前国内没有这种施工工艺,为了达到WSDG所提供样板的效果,宋老师请来电影学院美术系的老师一起,经过反复研究和近百次的材料配比实验,最终做出了符合要求的、表面有不规则纹理的扩散墙体。
由388个木制盒子堆砌而面的扩散背墙。为解决承重问题,北京电影学院和WSDG反复试验和沟通其结构和建造方式
录音棚的设备选型以及系统集成工艺也处于国内外顶尖水平。尽管数字调音台看起来是一个更简单的选择,但学院从电影音乐教学以及声音的角度出发,还是决定采用了一张ams NEVE 88RS模拟调音台。
控制室采用一张ams NEVE 88RS调音台
“我们需要一张有着清晰in-line结构的调音台,让学生彻底理解分轨或同期音乐录音的经典工作流程,同时要求调音台的声音能够完美地适应各种类型的音乐而不带某种风格偏好,”李教授说。“NEVE 88RS的总线架构无论在模拟或数字调音台当中都是最为复杂和全面的,它可以很好地还原环绕声电影的录音及混音工艺,这一型号也被多个国际上知名的电影音乐制作录音棚所选用。”
ams NEVE 88RS的控制界面
监听系统分为远、中、近场监听。由于声音学院已经拥有两个杜比全景声影院版白金认证混录棚,因此Film Scoring Stage音乐录音棚的监听系统采用的是5.1环绕声配置,但设计及系统集成时已对全景声监听方式进行了预留。
远场的嵌墙式5.1监听系统包括左中右三只Genelec真力1234A SAM三分频有源监听音箱,两侧各一只Genelec真力1238A SAM作为嵌墙式环绕声音箱,LFE低频通道由两只真力7380A SAM超低音组成,并配有一套GLM校准软件。中场5.1监听的左中右声道采用三只Meyer Sound蓝号角系统,两边的环绕通道采用经典的HD-1型号,低音通道配置一只X-400C高功率电影院超低音。近场监听的选择则非常多样,可根据需要灵活放置在调音台的表桥上。
ams NEVE 88RS和三只Meyer Sound蓝号角中场监听音箱
“我们开始在和WSDG沟通的时候就要求将远场监听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尽量抬高,以便为中场留下足够的空间容纳一些较大型的音箱而不会产生过强的干扰,”李教授解释。“专家组在选型时都比较认可真力的解析度以及瞬态反应,这种大箱体的频响自然也不是问题。中场监听则要考虑与远场的差异性,蓝号角和真力有很多声音色彩上的不同。Meyer Sound也是影院喇叭中顶级的品牌,这也非常符合我们这个棚以电影音乐为主的需求。”
控制室拥有AB两套Avid Pro Tools Ultimate、一套Steinberg Neuendo和一套Merging Technologies Pyramix Masscore共三个品牌的数字音频工作站。三套系统可以随时灵活切换。时钟和同步接口包括Antelope Trinity、Avid、Mutec、Steinberg、Brainstorm等多个品牌。另外还配有四台16进16出DAD AX32、六台Avid HDX、一台Merging Technologies Horus,以及多台emmLabs等丰富的ADDA音频接口,并有RTW、Dorrough等表桥提供音频监测。
控制室的远场5.1监听系统由三只真力1234A SAM,两只1238A SAM,两只7380A SAM超低音组成
中场5.1监听系统包括三只Meyer Sound蓝号角,两只HD-1和一只X-400C高功率电影院超低音
话放采用了ams Neve、Grace Design Millennis Focusrite、Avalon的经典型号,周边包括Lexicon、Bricasti、t.c electronics、Eventide等多种效果处理器,以及ams Neve、Focusrite、Urei、Tube-Tech等品牌的压缩和限幅器。另外,一些学校在七八十年代的模拟周边设备在经过检测修复后也被集成到系统里,为音色增加了更多可能性。
位于控制室后面的机房
在视频方面,控制室、录音棚、排练室配备了多个移动摄像头,可进行视频对讲。Avid Media Composer视频编辑软件专门用来播放参考画面,通过视频矩阵分配到分布在各个房间的多块显示屏幕上。录音间装有一台Sony VPL-F630HZ全静音激光投影仪和一块5.5米×3.6米的Harkness Matt Plus屏幕,用于电影配乐和远程录音。
三个房间由Dante网络音频信号连通,所有工程文件通过Avid NEXIS核心储存共享。多个带有模拟、Dante、AES、MADI等接口的面板被放置在不同的房间,方便灵活接线。宋老师带领的近十人的实验室团队在系统设计、集成和维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从跳线盘的设计、设备的布局到接口箱摆放的位置,都确保使用者能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录音需求。
“我们的音频系统设计完全从教学及音乐制作的需要出发,其逻辑是要能非常容易地改变成任何一种使用者想要的设置,”北京电影学院声音学院的杨杰老师说。“虽然看上去这是一个经典的模拟架构,但实际上我们融入了很多最新的数字设备及网络接口,你可以很容易地把它变成一个完全现代的、纯电脑的工作流程。外来的录音师如果带自己的设备过来,也可以随时快速地接入到我们的系统里。”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宋老师和WSDG的团队保持了良好的沟通,确保了项目的完美实施。“WSDG非常专业,而且经验丰富,”宋硕老师说。“每次视频会议时,他们会派出一个擅长不同领域的四、五个人团队参加,并且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控制室的设计能确保五名学生坐在房间后部能保持清晰的视野
由于录音棚改造正值疫情期间,整个工期持续了一年之久。尽管现在已经有了很多仪器测试手段,但北京电影学院的专家老师还是通过现场聆听发现了一些低频共振点和早期反射声的问题。经过双方沟通修正后,这些问题都得到了圆满解决。
录音棚改造完成后,完全达成了最初设定的目标。“现在,从低到高不同年级的学生都有进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对不同的录音方式和工艺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李岳松教授说。“一些毕业后到国外继续深造的学生甚至会感叹,国外一些知名院校在某些方面可能还比不上自己本科所在的北京电影学院。”此外,学院还在这里录制了各种类型的节目,包括国内院线的电影音乐及各种风格的音乐作品。学院的老师以及业内录音师都对该棚丰富的声学色彩、可变的混响时间以及可灵活调整的功能感到非常满意。
我对产品很感兴趣,请尽快联系我!
请问我所在的地区有商家吗?
我想详细了解购买流程!
购买该产品享受八折优惠,还能得到技术支持?
我想购买请电话联系我!
购买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产品很好,请尽快联系我详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音频应用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加微信:254969084带你进群学习!百家号免费发布
发布
电话
微信客服
公众号
回顶部